決策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情,有時候需要領導者憑著自身的直覺(intuition)和對環境的知覺(perception)而定,領導上長久以來的特質論和行為論之爭沒有落幕,支認同特質論者基於今日世界的風雲人物,仍每天在書報新聞上出現,因此領導特質論並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缺席,甚者帶著神秘的色彩發揮持續的影響;科斯托蘭尼(Kostolany)曾說:「直覺是一種無意識、出於本能的邏輯。為一種結合長年以來的經驗、體驗以及幻想而衍生出的產物」,在夜晚,透過無意識的腦力活動形成一種想法,到了早上,這個想法變成了我們所謂的直覺和靈感。不過,在進行決策(decision making)的時候,若單只是信賴幻想,是十分危險的。
現代的情勢千變萬化,解決一個問題更可能需要不同才能的整合(Problem solving often requires different skills. Problems may be less well structured),已遠非領導人一人之力所能及,因此團隊的重要性逐漸地顯明,在學校,委員會(committee)的產生使得學校決策朝向眾議的方向發展,一般而言,過程可略分為:
1. 準備(preparation) :了解並確認問題;
2. 產出(production):集思廣益提出數個解決方案;
3. 支持情境(facilitating conditions):營造適合發言的情境,以批判式和未來代入的思考模式評估決策方案;
4. 評議(judgement):做出最適決策。
Decision making is not easy for always, the process in particular.
校長作為決策的中堅份子,折衝樽俎之間,臨席應對之際,無不考量其身為一個領導者的能力;因此,回顧科斯托蘭尼所言,一個稱職的校長也應該是一個經驗、體驗、閱歷豐富的生活家,涵養其知覺、直覺以及人際,學於生活,用於生活,以此自許,不愧寒窗。
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